局外人
32回答
我好怕自己会死,我的孩子还小,周围的其他人有那么不靠谱,我还有好多想要做的事没做。我永永远远都会把事情想到最坏的一面,都会去想最坏的结果,好像从小到大,不能有希望,因为会失望,可是把事情先在脑子里需要最坏的结果,然后就没有那么失望了。所以我也会去想象我死了怎么办,我甚至不敢去医院,不敢体检,我怕检查出点什么,我真的好怕好怕啊,为什么我的人生没有如意的事情,为什么我习惯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去想,为什么我这么害怕
9温暖
32条回答
你害怕担心的背后,是你好想好好的活着。你用这样的方式提醒你自己:要坚强,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愧疚感太多了,一直有痛苦在,才会怕死,想死!
很多事并不是准备好了,他才会来。恐惧担心只是想在未知的事物上求确定性。您能保持不希望,不期待,真的很智慧很有责任心,面对生活也足够坦荡。如果想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可以找咨询师聊一聊。一旦开始向前走,那些曾经的阴影就会自动消散的。
或许悲观也是一种自救方式,多和有安全感的沟通沟通。
49"
非常怕死的状态背后藏着什么呢?是不是你深深的爱和期待,我们可以试着探索自己的爱,期待和责任具体是哪些?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怕死的这件事情上时,是不是就没有注意力用在这些你期待的事情上了。那这样期待的事情越多,越重,害怕的状态是不是也更严重了。 我们可以给这份恐惧一个角落,但同时我们试着不让它霸占整个空间。
以防万一,这是我们希望保证达到好的状态的积极预防思想,只是有个度,让自己享受当下的拥有与快乐
43"
匿名
4个月前
谢谢
金晓雨
咨询师
4个月前
悲观也没那么可怕,对死亡的恐惧很多是来自于曾经的不安全经历,没有完全的被释放和转化成安全感的存在。尤其是童年或者早年的一些经历,会让人更敏感的察觉到危险元素。本质是身体在保护我们免于危险,只不过随着长大,我们的一些过往潜意识没办法活在当下或者看见当下的情景,合理的排除危险因素导致的。可以尝试正念冥想或者是自我催眠:我是活着的,我是安全的。这一类也许有帮助。
可以呢,相信自己
匿名
4个月前
是的呢,没有安全感,安全感缺失导致的,不知道能不能调节过来
匿名
4个月前
嗯嗯,我现在都尽量努力做好每一天,做一些自己曾经想做但是一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去做的事
彭灵
4个月前
如果害怕死亡,就认真的活每一天。你把每天当最后一天是对的。这样会格外珍惜。活得开心了就不怕死亡了。有句话叫死而无憾。怕死是因为有很多遗憾,有很多想做又没有做的事。
匿名
4个月前
书已下单,非常感谢
匿名
4个月前
谢谢您
匿名
4个月前
谢谢您
张静霞
咨询师
4个月前
推荐给你一本书《教出乐观的孩子》,作者Martin E.P.Seligman:塞利格曼,美国心理学家。 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用书里的理论和方法,去教自己。 我也是一个悲观的人,这本书让我获益良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书的过程遇到什么疑问和困惑,可以找我,我们一起探讨。你需要的时候,我一直都在。
匿名
4个月前
是的呢,没有安全感,安全感缺失导致的,不知道能不能调节过来
胡周琴
咨询师
4个月前
你害怕源于你成长经历中,安全感有缺损,这种不好的体验让你有了现在这种很不安全的心理。
你害怕源于你成长经历中,安全感有缺损,这种不好的体验让你有了现在这种很不安全的心理。
推荐给你一本书《教出乐观的孩子》,作者Martin E.P.Seligman:塞利格曼,美国心理学家。 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用书里的理论和方法,去教自己。 我也是一个悲观的人,这本书让我获益良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书的过程遇到什么疑问和困惑,可以找我,我们一起探讨。你需要的时候,我一直都在。
彭灵
4个月前
如果害怕死亡,就认真的活每一天。你把每天当最后一天是对的。这样会格外珍惜。活得开心了就不怕死亡了。有句话叫死而无憾。怕死是因为有很多遗憾,有很多想做又没有做的事。
我孩子小时,也有过这种情况。那个恐惧和担忧是非常真实的。你面对年幼的孩子,在面对生命不确定性时会有对死亡的强烈恐惧和持续性的灾难化思维。你也可能有长期压力或未被处理的创伤。当恐惧袭来时,快速问自己: *「我此刻能看到什么颜色?听到什么声音?脚踩地面的感觉是什么?」* 通过激活感官将思维拉回现实,打破灾难化循环。 设置「焦虑时段」:每天预留15分钟专门思考担忧的事,其他时间出现念头时告诉自己:「现在不是处理它的时间」,逐步训练大脑延迟反应。 书写恐惧清单:具体写下「我究竟害怕死亡的什么?」(例如:害怕孩子没人照顾…),分析哪些是可行动改变的,哪些需要接纳。 重要提醒 1. 恐惧≠预言:大脑的灾难化想象≠现实,就像天气预报说有暴雨≠真的会下雨。 2. 「一团糟」是改变的起点:混乱中往往藏着被忽视的需求,可能是身体在喊你慢下来重新调整生活优先级。 3. 你不是一个人:研究显示,约30%的人曾因死亡焦虑寻求帮助,这不是软弱,而是对自己负责的勇气。
是不是最近有什么事让你的安全感有些紊乱?找个你可以信任的咨询师聊聊吧!
每天写感恩日记,写三件好事。坚持一个月,心态会发生明显变化。
人的大脑倾向于去关注那些有问题或并不完美的事情,这是大脑的一种功能表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凡事总往最坏的方向去想是一种 反脆弱的补偿机制。就像你说的,这样当实事来临了也许没有那么失望了。这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但是,也还是记得要给自己一些好的希望。想象一些美好的事情。“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这样也能让自己不会沉溺于负面的心境中。 另外,如果身体真的有一些不适,还是建议提早检查,可以找一位最信任,熟悉的朋友,和他诉说,得到他鼓励你,陪你一起去医院。 至于生死的看破,的确并不容易。需要觉悟和接受很多。
凡事想欢往坏处想,可能是自己订的标准太高或想法太多,担心自己做不到,无法承担后果,成的一种自我安慰,但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不能给自己减轻压力,而且还会增加挫败感和无力感,进而形成大量的内耗,为了增强自身的能量,减少自己的失落感,不妨把自己的标准降低一些,这样对未知的焦虑就会减轻了很多。
模式的形成可能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成长经历、先天气质、原生家庭等等,需要深入的去探索。 同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来调整。每当出现一些悲观想法时,你就问自己“4句问话” 1、这是真的吗? 2、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持有这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试试看,加油~~
3"
匿名
4个月前
确实是
农之海
咨询师
4个月前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认为自己很脆弱,浑身上下都是破绽和弱点,宛如一个满是裂痕的旧瓷器,稍大点的力度都会让你碎裂一地,粉身碎骨。
是什么——成为这种模式…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认为自己很脆弱,浑身上下都是破绽和弱点,宛如一个满是裂痕的旧瓷器,稍大点的力度都会让你碎裂一地,粉身碎骨。
来跟专业的人一起探索一下你未来的旅程,反正已经是最坏的情况了,有专业的人专业的知识陪着你,共同去面对,试一下吧
60"
匿名
4个月前
舍不得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4258468个回答
#人际关系# 1932212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269875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417266个回答
#个人成长# 6186268个回答
#抑郁求助# 388978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731623个回答
#心理咨询# 1683370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