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的苦
9回答
不同,花期不同,开花结果时间顾然不同。 所以,人生,即使我们是谜者也别懊恼,因为,我们是在不同时期开花结果的树。 这一生,顿悟,或许就是在某一瞬间,我们从谜者成为了觉者。 有人说: 顿悟,我们只能从内在的力量去出发,但是一定会有一个外在的事情让我们恰好碰上了,然后那个外在的事情撞上了我们的心扉,我们就突然开窍了。 可能,我们很多人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了很久的事情都没有想明白,然后,突然有一天,我们蹭地一下领悟了。 顿悟虽然是一刻的,但它可能经历了无数的磨炼。 人生,顿悟的底层逻辑是我们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当理论与现实结合时,我们的潜意识的信念会发生变化,我们才会恍然大悟,而这个过程就是顿悟。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总是在经历一件事情之后,突然长大了;我们很多人,总是在经历一件事情之后,突然看清了某个人;我们很多人,总是在经历一件事情之后,突然对一切都释然,一切都放下了。 人生,顿悟,或许,只需要一刹那,但那一刹可能就是我们人生的拐点。 人生,有了顿悟,我们的心情会变得平静而柔和,仿佛生命被激发出来无限的能量与幸福。 人生,当我们顿悟之后,我们内心会变得强大。 佛教中有一种修行法门就顿悟。 顿悟,总是在一瞬间,于是看穿,于是成长,于是放下,于是醒悟。 感恩你们,感恩一切,感恩善良。
9温暖
9条回答
理解的很透彻
很棒滴觉察学习喽
顿悟,也是需要积累修行的过程,积累浅薄的时候,顿悟出来的也不会深刻。
相关问答
#和光同尘,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体现。 和光是指混合、调和各种光泽,使得不光耀突出;同尘则是指与尘世相同。 和光同尘在《道德经》中出现过两次。 《道德经》第四章中有“和其光,同其尘。”意思是: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垢,与好坏都能相合,不自立异。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中说:“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没有智慧;堵塞嗜欲的穴窍,关闭欲念的心门;挫掉自己的锋芒,解脱自己的纷扰;蕴藏自己的光彩,混同自己于尘世之中;这就叫做高深微妙的玄同。所以,一个人既不可能跟他亲近,也不可能跟他疏远;既不可能使他获利,也不可能使他受害;既不可能使他尊贵,也不可能使他卑贱,因此,就为天下人所重视。 由此可知,圣人对和光同尘非常看重,它是圣人的处事标准,不能解释为同流合污。 一个人只有和光同尘,才能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才能让别人接受你、容纳你、信任你、赞同你、信赖你。 如果你始终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不能与人平等相处,就会与别人产生距离,最终渐行渐远。 一个人只有融入到人群当中,才能了解到别人的所思所想,知道别人的需求,与别人和平相处。 如果不能融入到人群当中,不管是求学、经商,还是在体制内,注定会步入失败的下场# 9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4273818个回答
#人际关系# 1938473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272763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418251个回答
#个人成长# 6225208个回答
#抑郁求助# 389898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734421个回答
#心理咨询# 1691335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