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回答
抱怨天抱怨地抱怨他人。 自怜自哀 哭哭啼啼 愤怒暴躁 没能量
4温暖
10条回答
受害者思维的人,不但自己固步自封,更重要的是,谁也不愿每天与低能量的人一起,听他们抱怨哭泣,这样慢慢把周围的人越推越远,变成孤家寡人,最后基本就是自设牢笼,身陷囹圄。
不知道你是遇到了“受害者模式”的人,还是自己觉察到自己是“受害者模式”呢? 所有的模式,都有利有弊,如果有机缘,我愿与你一起探讨。
受害者角色会进一步强化“"我无助,我弱小,我只能通过忍受来生存"的信念。 打破受害者脑回路的方法: 每天用手机录制3分钟正向视角日记: 今天发现了哪些美好细节(具体到光影/气味/触感) 观察到哪些正向处理问题的方式
这种模式比较内耗,影响心情,阻碍自我成长,需要觉察和反思,做出改变。
86"
每一个对当下感到痛苦的人,都有一个渴望被善待的过去。
很棒的感悟
因为当一个人觉得张三欠他李四害他全世界都很危险或者冷漠的时候,恰恰这些都反应了他内心的信念和能量状态。而带着这样的状态,又的确很难面对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在努力生存和发展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个受害者的状态就更容易出现。 完美闭环。 当然,这个闭环也完全可以被打破。 (也可以参考先辈前贤的力量,如《病隙随笔》等)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