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罗永丽
问
嫉妒是由于怨恨,觊觎他人的优势,利益 ,并且想将其占为己有的一种情感。让人感受到难受,强烈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怨恨。嫉妒表明你有特别想要但是得不到,或者暂时得不到的需求,期待或者渴望。比如:在多子女家庭中,一个孩子得到更多亲属的关心,另一个孩子就容易产生这种情感。又如在学校里,同学的成绩比自己好,老师对他比较偏爱。又或者在职场里,同事表现比自己好,得到上司的赏识。在社会上,看到他人有更好的机遇等等都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当我们嫉妒时,要正确处理,要化嫉妒为自己成长的动力,而不是别人发展的阻力。
1温暖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有“麻烦”才有“关系”#
#什么是底线?#
#今天收获满满,来访者也收获满满,好评如潮涌般招架不住,扑面而来!喜悦冲淡了所有的疲劳,每一个好评就是一份信任,这金子般的信任是人间最宝贵,最动听的语言。祝福每一位相遇的您,独特的您,真诚的您,您值得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
#谷雨是播种的时候#
#亲密关系中#
#没有分不了的手#
#第829天 内心强大的特征#
#女孩一定要从乖宝宝变成女流氓#
#事与愿违之时,即是清醒之时#
#情绪ABC理论: A:代表现实中发生的某件事或某个情境。 B:代表我们的看法,也叫信念系统,它由我们的认知、经验、价值观、潜意识组成。 C:代表我们的行动或产生的后果。 我们在认识上有个误区,认为前有因后有果,是由于A产生了C。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现实中发生的某件事或某个情境(A),经过我们的看法或信念系统(B)进行对照判断,就产生了情绪,在情绪的驱动下,我们就采取了行动、发生了结果(C)。 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和情境,只是一个客观事实,它没有意义,是我们的看法或信念系统赋予它了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或信念系统,对同一件事或情境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在情绪的驱动下,就有了不同的行动或后果。 这个理论给我们两点启示: 一、要改变行动或后果,先改变看法或信念系统。看法或信念系统变了,产生的情绪就变了,行动和或果自然就会改变。 二、在情绪和行动之间按上一个理性的缓冲开关,提示自己情绪是情绪,行动是行动,不控制情绪而控制行动。面对不利的情绪,深呼吸,提示自己:冲动是魔鬼,三思而后行,凡事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仅仅几秒钟的冷静你做出合理的选择,就会产生趋利避害的行动或结果。#
3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4366017个回答
#人际关系#
1973714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289460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104094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425562个回答
#个人成长#
6445323个回答
#抑郁求助#
397118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753224个回答
#心理咨询#
1734155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569206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46"
孙荣艳
持证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天津 天津
咨询
71
人
评价
11
条
复购
52%
31"
贾艳宇
持证14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黑龙江 大庆
咨询
358
人
评价
381
条
复购
70%
29"
赵磊
持证0年
心理治疗师
内蒙古 鄂尔多斯
咨询
29
人
评价
8
条
复购
37%
56"
蔡善根
持证8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江苏省 扬州市
咨询
691
人
评价
270
条
复购
62%
20"
刘峰兵
持证12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陕西 宝鸡
咨询
139
人
评价
91
条
复购
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