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常常会出现在一个表浅的地方纠缠不清,难以深入。朋友有段时间焦虑恐慌的整夜失眠,约我出来,我们相约在幽静的湖边,从她慌乱的情绪到情感困惑到职业规划,整个过程渗入儒家的为民众服务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思想,尽心做人,尽力做事原则;佛道的缘起则聚、缘尽则散,任何关系走到最后也只不过是相识一场,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如果有一天情分消耗殆尽,那就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让花成花,树成树,从此山水一程,再不相逢。任何关系,合得来就好好相处,合不来就保持距离,三观不同,不必强融,余生太贵,不要浪费,不要与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与不重要的人计较重要的事,看清不如看轻,看透不如看淡,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抱有太多期待,只管好好爱自己,不要急,慢慢来;庄子的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那天回去,朋友说她从来没有睡得如此踏实如此深沉,我开玩笑快给咨询费。真正的咨询原来不是我们直接从西方拿来的心理学概念、技术,是托举起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真正的咨询也不在咨询室里,而在生活中。真正的咨询不是扮演成专家的样子和来访者工作,是用做人的感觉靠近来访,进入到他的生命历程中,带他来到那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境界,才能定、能静、能安、能虑、能得。遗憾的是从五四时期我们就与传统文化断裂至今,我们的价值观也转向西方现代文明那一套,不再是以义为准,而是以利为主,我们所有那些内在丰富的需要、感觉变成欲望追逐,迷失在工业文明的都市化生活中,我们身上做人的感觉也像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一样荒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