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拒绝接受现实,哪怕事实摆在眼前,仍坚信“不可能发生”。
例子:癌症患者拿到确诊报告后,反复对家人说“医生肯定搞错了,我只是感冒咳嗽”,拒绝配合治疗,甚至换多家医院检查,用否认暂时逃避死亡焦虑。
影响:否认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短期可暂时缓解焦虑(如拒绝接受噩耗带来的冲击),提供情绪缓冲;但长期过度使用会导致对现实的扭曲认知,阻碍问题解决(如否认健康隐患延误就医),压抑真实情绪,引发关系矛盾(如否认自身错误破坏人际信任),还可能使压力累积,诱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削弱自我成长动力,形成逃避现实的思维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