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习惯用“我没事”掩盖真实情绪,却忘了, 允许脆弱存在,才是自我疗愈的开始 。在心理学中,“情绪回避”是很多心理困扰的源头。当压力、委屈、焦虑被强行压抑,它们不会消失,反而会像滚雪球般越积越大。试着观察自己:当你下意识说出“我没事”时,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是害怕给人添麻烦,还是觉得不被理解? 分享几个觉察情绪的小方法: 身体扫描:感到不适时,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胸口、胃部等部位,感受是否有紧绷、沉重的感觉; 情绪日记:用简单的词汇记录当下状态(比如“委屈”“焦虑”),不评判对错,只是看见; 安全倾诉:找信任的人说一句:“其实我不太好,但不知道怎么说……”或许就能打开情绪的出口。 记住,情绪没有对错,每一种感受都值得被温柔对待。如果暂时找不到倾诉对象,也可以试试和心理咨询师聊聊,这里永远有一片安全的空间,倾听你的每一句“我有事”❤️。
我们总习惯用“我没事”掩盖真实情绪,却忘了, 允许脆弱存在,才是自我疗愈的开始 。在心理学中,“情绪回避”是很多心理困扰的源头。当压力、委屈、焦虑被强行压抑,它们不会消失,反而会像滚雪球般越积越大。试着观察自己:当你下意识说出“我没事”时,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是害怕给人添麻烦,还是觉得不被理解?
 
分享几个觉察情绪的小方法:
身体扫描:感到不适时,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胸口、胃部等部位,感受是否有紧绷、沉重的感觉;
 情绪日记:用简单的词汇记录当下状态(比如“委屈”“焦虑”),不评判对错,只是看见;
安全倾诉:找信任的人说一句:“其实我不太好,但不知道怎么说……”或许就能打开情绪的出口。
 
记住,情绪没有对错,每一种感受都值得被温柔对待。如果暂时找不到倾诉对象,也可以试试和心理咨询师聊聊,这里永远有一片安全的空间,倾听你的每一句“我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