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s
刘慧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持证13年
云南 | 昆明
5.0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服务人数
10
多次复购
10%
平均时长
0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1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9.0折
恋爱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
¥54 ¥60 /次(60分钟)10次起通话
预约
9.5折
经验指导,个人成长
¥57 ¥60 /次(6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7.5折
第一次咨询体验
¥45 ¥6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介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担任金融高管38年,真正熠熠生辉、值得与人分享的,绝非这段工龄,而是其间沉淀的厚重生活阅历,恰似一本写满故事的人生路书。

2004年,大概34岁,我刚步入中年,工作压力、家庭关系,还有孩子教育,三座大山的我喘不过气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档央视的、由李子勋、杨凤池两位前辈老师主持的访谈节目,他们剖析家庭、伦理、人心和孩子教育问题,那种由浅入深的智慧深深吸引了我,那便是我心理学的启蒙之光。二位恩师,无疑是中国心理学长河的开疆拓土者。自那以后,十余载春秋,我虔诚追随着初心,一边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一边在实践中运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2012 年 7 月,我获得了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这一切都是在工作之余抱着一腔热诚做到的。

2016年6月凭借心理咨询技能和同事们的一致推荐,我有幸于调入单位工会委员会,专职负责员工心理关怀工作。在这份工作中,我努力推动并建立了全辖心理服务机制,覆盖了下属的21家地级管辖区,服务了3000名员工。从无到有,我见证了心理服务在单位中生根发芽,也深刻体会到心理服务的重要性和自身工作的价值。 我今年55岁,已经退休,却难安享闲适,目睹当下心理服务领域诸多空白,太多家庭在黑暗中徘徊,一如曾经的我,迷茫无助,渴求精神曙光与生活指引。我不想袖手旁观,唯愿尽己所能,以己为灯,为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心灵,点亮一方烛火。继续续写我人生的故事,让岁月继续沉淀价值,不负此生。

 

【擅长问题】

婚姻关系、情绪紧张低落、内疚自责、婆媳关系、离婚指导、个人成长、厌学问题、考试紧张、学习困难、亲子冲突

 

【擅长群体】

儿童咨询、青少年咨询、伴侣咨询、中老年咨询、家庭咨询、成人个体咨询。

 

【咨询风格】

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倾听和理解,以友好的态度和耐心的倾听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促进其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致力于为每位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方案。

目标不仅是解决当前的心理问题,更是帮助客户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以实现长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始终秉持尊重、关怀和身同感受的原则,通过细致的沟通,协助客户发现内在的力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咨询流派】

认知行为咨询技术、人本主义和正念咨询技术。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艰难的路上,有我们和你一起前行。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刘慧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婚恋情感
累计个案时长
8.9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真正的强者是自律的,有时候,自律也可能体现在刨除感性的利己,但这种利己又要把握好度,而非衍化为纯粹的自私。凡是过犹不及 就像,健身是自律的,增强学识是自律的,而解决有毒的关系也是自律的,不沉迷于有毒的关系,重塑自我认知,本身就是一种自律,而非绝情。绝情只是自律的外在的体现。自律终究是塑造更好的自己,以适者生存。 你说这段关系,已经是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路上的阻碍,所以我想脱离这段关系,也没有错,你说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决绝也没有错,但最好打破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模式,带着慈悲心的利己,才能塑造更好的自我。
刘慧
刘慧
咨询师
13天前
自爱获得自尊,自尊会更加自律。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5)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杰克
第1次下单
刘老师文化水平比较高,咨询的过程中能给痛苦的我带来快乐,身心得到放松
25-05-03 10:16:09
鸟鸣
第1次下单
我喜欢春天!这个春天不仅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还让我认识了一位这样温柔、有能量的咨询师。 ~真心感谢刘老师~
25-04-08 15:34:16
无名小子
第3次下单
刘老师非常有耐心,对事也很有责任心,专业知识也很强,谢谢刘老师的辅导
25-03-29 22:46:14
无名小子
第1次下单
老师很有耐心,专业性很强,受教了
25-03-22 13:45:25
哈哈
第1次下单
老师辅导的很好
25-03-18 08:07:06
动态
刘慧
一位来访者倾诉,她深知男友对她不好,却总在提出分手后又主动求和,如此反复多次。她明白这段关系对自己没有益处,却因内心对分离的恐惧,难以割舍。 这种以依恋为主的爱情,存在三大典型特征。 其一,表现为强迫性依附,如同沾沾草般难以摆脱,使人丧失情感选择能力,与吸毒成瘾的状态相似。 其二,伴随强烈的分离焦虑,为维系关系,不自觉地讨好、服从对方,最终导致关系恶化;又因害怕失去陷入更痛苦的循环。 其三,存在明显的戒断反应,分离后会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症状,甚至出现食欲下降、失眠等身体不适,迫使个体重新回到不良关系中。 若想戒断这种依恋关系,需重建三个心理认知: 1、认识到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与职业发展; 2、学会爱自己,优先关注自身需求;爱自己永远大于爱你的恋人,爱自己的人,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 3、相信爱情可以更新,若你是一只自由的鸟,便绝对不会依恋鸟笼或情网,只有对方成为广袤的森林,你才愿意栖身其中。全文

刘慧
在人际互动中,我们时常会被他人的情绪、态度与言语所影响,陷入失控的境地。一旦我们被激怒,便陷入焦虑,甚至引发相互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情绪不仅是成熟的自我保护方式,更是捍卫人际交往边界的有效手段。当我们以平和且坚定的态度回应他人的情绪宣泄与敌意时,往往能够让对方产生敬畏,进而赢得真正的尊重。 这绝非讨好与妥协,而是源于对自我价值的珍视与尊重。面对他人的施压,既不会因害怕冲突或被否定而扭曲自我,也不会盲目固执,而是坚守内心的原则与底线,不会让情绪干扰到我要表达的内容。 以真诚且坚定的态度清晰地表达观点与感受。因为唯有保持冷静,才能穿透对方情绪的迷雾,洞察其背后真正的意图。这种理性平和的态度,如同在对方动气而自己保持旁观的情绪剥离中,既能牢牢握住自我掌控的缰绳,又能轻易不受他人情绪的左右。全文

刘慧
在人际互动中,我们时常会被他人的情绪、态度与言语所影响,陷入失控的境地。一旦我们被激怒,便陷入焦虑,甚至引发相互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情绪不仅是成熟的自我保护方式,更是捍卫人际交往边界的有效手段。当我们以平和且坚定的态度回应他人的情绪宣泄与敌意时,往往能够让对方产生敬畏,进而赢得真正的尊重。 这绝非讨好与妥协,而是源于对自我价值的珍视与尊重。面对他人的施压,既不会因害怕冲突或被否定而扭曲自我,也不会盲目固执,而是坚守内心的原则与底线,不会让情绪干扰到我要表达的内容。 你动气,我看戏以真诚且坚定的态度清晰地表达观点与感受。因为唯有保持冷静,才能穿透对方情绪的迷雾,洞察其背后真正的意图。这种理性平和的态度,如同在对方动气而自己保持旁观的情绪剥离中,既能牢牢握住自我掌控的缰绳,又能轻易不受他人情绪的左右。全文

刘慧
现代人总把压力大时时挂在嘴边,我们始终面临两种压力:直观可见的物理压力与隐秘无形的精神压力。 物理压力是作用于躯体的、直观可感。如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和肩疼痛感;在高温严寒环境下,身体不适,这些都是物理压力的体现。 精神压力源于心理隐秘无形,由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心理状态引发。比如担心职场竞争、业绩考核、裁员等问题,产生的焦虑情绪;遭遇亲人离世、婚姻破裂的不安和痛苦;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如害怕公开演讲,也会造成精神上的困扰。这些压力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无形之中消耗着心理能量,影响着情绪和认知。 适度压力是生命的 “助推剂”,能维持警觉、激发适应行为。但巨大压力(如重大考试失利、失业)会瞬间击溃调节机制;长期低强度压力(如单调重复的工作)则导致压力累积,引发身心失调。所以,对自身的压力管理尤为重要。 压力管理包含四大核心要素:首先是察觉,根据压力的程度分为情绪波动、躯体不适、身心崩溃三个层次;其次是平衡,遵循 “精神与躯体的跷跷板” 法则;再者是处理技术,身体疲惫时可通过冥想、瑜伽放松,精神倦怠时选择运动激活活力,还可以借助写日记、身体反馈训练精准应对;最后是保持积极心态,改变对压力的看法。不要把压力视为威胁,而是看作成长的机会。比如面对重要考试,告诉自己这是检验知识、提升能力的契机,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减轻焦虑,增强信心。同时,分析压力来源,明确它带来的挑战和可能的收获,能更理性地应对。 其次,合理拆解目标,化整为零。过大的压力常源于目标遥不可及,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小目标,按优先级排序逐步完成。 最后,建立自我激励机制。当达成阶段性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如看一场喜欢的电影、吃一顿美食;记录自己的进步和成果,制作成就清单,在感到压力大时回顾,提醒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增强自我效能感。此外,与积极向上的人为伍,互相鼓励,也能在压力中保持动力 。全文

刘慧
我们常说 "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但真正成为喜欢的自己,要从自我接纳开始。自我接纳不是对外在形式的刻意改变,而是对内心认知的深度重塑。 自我接纳的本质,是清醒地看见完整的自己 —— 包括优点与缺陷、情绪与局限,不因外界的评价否定真实的自我,也不被 "应该成为的样子" 所绑架。这不是消极的躺平或妥协,而是以温柔的态度接纳 "暂时不完美的自己":停止自我批判,允许一切 "如其所是"。这种接纳如同给心灵松绑 —— 当我们不再用 "完美人设" 苛求自己,便能以更松弛的状态审视真实需求。 "自己喜欢的自己",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主动选择。它需要我们拥有明确的价值观、热爱与底线,在持续成长中,让行动与理想中的自我逐渐重合。这里的 "喜欢" 不需要外界的认可,而是对自身品格、生活态度的深度认同 —— 即便仍有不足,但依然朝着心中想要的方向坚定前行。 从自我接纳迈向 "自己喜欢的自己",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步,锚定真实的自我。坦诚面对内心的需求、恐惧与渴望,学会区分 "他人期待" 与 "自我本心"。例如,当因没做到他人眼中的自律而焦虑时,不妨追问自己:"这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节奏吗?" 停止用 "不够好" 的定义攻击自己,这是接纳的起点。 第二步,构建成长坐标系。明确自己喜欢的核心特质,如勇敢、专注、善良,将目标拆解为具体行动 —— 想成为 "专注的人",可从 "每天设定 2 小时无干扰工作时段" 开始;想 "勇敢表达",可尝试在沟通中,先说出一句真实感受。允许成长过程中偶尔倒退,重点关注 "自己是否在靠近期望的目标"。 第三步,用自我关怀替代苛责。像对待挚友一样对待自己:失败时问 "我需要什么支持" 而非 "我怎么又搞砸了",庆祝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如 "今天我接纳了自己的紧张"。当我们不再用严苛的标准鞭挞自我,便能积累对自我的信任,让改变从 "被迫追赶" 变为 "主动生长"。 自我接纳是起点,而非终点。当我们不再与 "真实的自己" 对抗,便有力量追寻自己喜欢的自己。这不是对自我的颠覆,而是让内在的种子,在接纳的土壤里,逐渐长成符合本心的模样。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都是从 "看见自己" 开始的。全文

刘慧
你常说的话,在塑造你的生活 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妈妈把“我们家孩子一点不听话。”总是挂在嘴边。时间一长,你会发现,她的孩子好像真的越来越不听话。 还有那些总是把 “生活好难啊,特别辛苦。”这样的话,挂在嘴上的人,日子似乎真的被压力填得满满当当。这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心理学上的 “自我实现的预言” 在起作用。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那么一点 “自恋”,当我们频繁说出某句话时,潜意识里就会慢慢相信这句话是真的。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事情朝着自己说的方向推动。就像给自己心理的暗示,说的话成了指引行动的方向标全文

53"
李良敏
持证18年
咨询170
评价54
复购60%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46"
王富菊
持证9年
咨询118
评价40
复购42%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37"
许希博
持证10年
咨询3
评价0
复购0%
职业发展
情绪压力
31"
贾艳宇
持证14年
咨询359
评价384
复购7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20"
张莉
持证9年
咨询50
评价18
复购36%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53"
刘培喜
持证7年
咨询46
评价22
复购42%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67
评价78
复购76%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39"
陈芹
持证7年
咨询139
评价17
复购44%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17"
李律
持证1年
咨询120
评价17
复购58%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26"
袁润杰
持证16年
咨询42
评价4
复购23%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3"
李良敏
持证18年
咨询170
评价54
复购60%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46"
王富菊
持证9年
咨询118
评价40
复购42%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37"
许希博
持证10年
咨询3
评价0
复购0%
职业发展
情绪压力
31"
贾艳宇
持证14年
咨询359
评价384
复购7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20"
张莉
持证9年
咨询50
评价18
复购36%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53"
刘培喜
持证7年
咨询46
评价22
复购42%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67
评价78
复购76%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39"
陈芹
持证7年
咨询139
评价17
复购44%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17"
李律
持证1年
咨询120
评价17
复购58%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26"
袁润杰
持证16年
咨询42
评价4
复购23%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