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s
孟月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持证8年
内蒙古 | 呼和浩特
5.0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服务人数
6
多次复购
33%
平均时长
0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2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9.5折
心理咨询
¥57 ¥60 /次(3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心理咨询
¥54 ¥60 /次(3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9.5折
5次系统咨询
¥114 ¥120 /次(6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8.5折
10次疗程咨询
¥102 ¥120 /次(60分钟)10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亲子教育咨询
¥54 ¥60 /次(3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介绍】

专业介绍——孟阳阳 女士 | 认知行为技术(CBT)心理咨询师 温暖而笃定的认知探索者,伴您重塑内在力量

我的专业基石——科学、结构化的认知行为技术 (CBT) 聚焦当下与解决方案: CBT的精髓在于帮助我们理解“想法-感受-行为”如何相互作用,并维持当前的困扰。我们将共同聚焦于当下,识别那些可能阻碍您的自动化思维和行为模式,并积极发展具体、实用、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技能(如思维记录、行为实验、问题解决、情绪管理等)。

【受训经历】

某心理咨询机构中阶课程

昭良认知行为学院全部课程

【擅长问题】

情绪困扰:情绪波动管理等

压力应对:工作/学业压力、重大生活事件适应(如失业、搬迁、丧失)。

人际关系:沟通阻碍、亲密关系问题、家庭冲突、社交困难、边界设定。

自我成长: 自信心与自尊提升、完美主义、拖延、人生目标探索与价值澄清。

行为困扰:强迫相关困扰、冲动控制问题。

身心调适:睡眠问题等

技能赋能: 我致力于帮助您在咨询之外也能更好地管理情绪、应对挑战、提升生活满意度。

【咨询风格】

温暖为伴: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温暖的共情之心并非对立。我的咨询风格是温和、支持性且充满人文关怀的。44年的人生阅历让我更能体察生活的复杂与人性的韧性。我愿带着这份恒定的温暖,在您面对困境时提供支持,在您取得进步时共同庆祝。这份温度,是建立坚实治疗联盟、激发改变动力的重要养分。

好学不倦:心理学领域日新月异。我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热情,持续精进CBT核心技能,并积极关注整合技术(如精神动力学、正念等)的最新发展与实践。这份好学精神确保我能为您提供前沿、有效且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涵容为怀: 我深知走进咨询室需要勇气与信任。在这里,您将获得一个全然安全、非评判的空间。您的所有经历、感受、想法,无论多么复杂或令人困扰,都将被真诚地接纳和理解。这份深度的涵容,是您卸下负担、自由探索内心的基础。

好奇为引:我怀抱着真诚的好奇心,走近每一位来访者。我渴望了解您独特的故事、视角和内在体验。这份好奇驱动我深入倾听,与您一起细致探索那些塑造您认知地图的核心信念和深层的情绪逻辑。我相信,您是自身生命的专家,我的好奇是协助您更清晰认识自己的探照灯。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期待与您相遇,在专业与温暖的同行中,开启认知重塑与自我发现的旅程。

作为经历过人生丰盛与挑战的中年女性,我对成年期、特别是中年阶段可能面临的职业转型、家庭责任平衡、自我价值重塑、健康管理、关系维护等议题有着切身的理解和更深的共鸣。

这份阅历,有助于我更贴近您的处境和感受。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孟月娇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婚恋情感
累计个案时长
2.9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三岁时父亲离世,母亲养育五个孩子,我是最小的,长大后,哥哥姐姐都有了自己的家,不管母亲,更没有管我,长大后想带着母亲离开,想让她幸福,挣得钱都给母亲,她还了债务,是大哥二哥结婚欠下的钱,还有我寄到三哥那里钱,他给了母亲少部分,大都自己用了,但我的日子我自己过的也不幸福,十年前母亲离世。我独立生活,哥哥姐姐一直吸食我的能量,骂我,从来没有好好的和我交流说话,想起了我从上学就挣到钱邮寄给母亲,还了大哥二哥欠下的债务,母亲为了大哥二哥结婚借姑姑舅舅和姨的钱,都是我一点点还上的,我突然觉得他们对我很不公平,母亲在世,他们不管老人,甚至抛弃老人。更加不管我,父母都离世后,他们带着虚伪的面孔待我,没事时虚假的热情,有事是指责批评,严重时补刀看着我更惨,解决时又出现帮我处理问题。还说帮了我,让我觉得我欠了他们。这种感觉让我很难受。半夜后就无法入眠。我不想这样为难自己,我想解决这种情感伤害,我要如何处理?
孟月娇
孟月娇
咨询师
8天前
家里最小的你,本应被哥哥姐姐家人宠爱,确承担了帮家里还债,照顾母亲,照顾哥姐,照顾了家里,去忽视了对自己照顾。好令人心疼啊。 庆幸你现在有了觉醒,给你点赞,邀请你加入解决情感伤害的行列,也许需要具体点来看事情,对于解决这种伤害更有益,我一直在,需要时随时呼我全文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0)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动态
孟月娇
命运的耳光扇得再响,只要还能站稳,就不算输。 所谓胜利,不过是跌倒了八次,而站起来九次罢了。 01

孟月娇
你容易生气,容易情绪内耗,不是因为你性格或脾气不好,而是你看待问题的视角太过单一。 你看见的,只是你想看见的。比如同事在会议上反驳你的方案,你的第一反应是他故意针对我,却看不见对方提出的漏洞。 学会多元视角,才能跳出棋盘。情绪的消解,往往就藏在这种从非黑即白到多元共存的转变里。全文

孟月娇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你正开着车(或者你就是“璐璐”司机本人),突然被一个鲁莽的加塞、一次危险的别车点燃了怒火!肾上腺素飙升,拳头紧握,报复的念头瞬间冲上头顶——也许是想别回去,也许是摇下车窗怒骂,甚至更糟... 我们都知道,这“一念之差”的爆发,可能就是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的起点。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在怒火即将吞噬理智的瞬间,强行“踩下刹车”? 社会心理学中的“**诱发伪善**”效应,提供了一个可能救命的“心理刹车片”!它不是让你“忍”,而是巧妙地利用你内心对“高尚自我”的认同感来化解戾气。 如何为“路怒”司机(或自己)按下这个“心理开关”? 1. 【提前埋下“高尚”种子】:在“心平气和”时(比如出发前、等红灯时),让司机(或自己)做一个简单但有力量的承诺: “安全至上,宽恕先行。” 形式可以是:心里默念、写在小卡片贴在仪表盘、设为手机屏保。关键是要真心认可这个价值观(哪怕一点点)! 2. 【怒火临界点的“伪善”唤醒】* 当路上遇到**极度挑衅**的行为,愤怒即将爆发、报复心蠢蠢欲动时... 3. 【触发关键转变】:**立刻!马上!** 回想或看到那个“冷静、宽恕、守护安全”的承诺! “诱发伪善”的魔力如何生效? 承诺的力量:那个提前做出的承诺,代表了你内心认同(或希望成为)的“高尚自我”——冷静、有风度、以安全为重、懂得宽恕。 行为 vs 承诺的撕裂:** 此刻你暴怒、想报复的行为,与你承诺的“高尚自我”形象**形成了尖锐的冲突**!这就是**认知失调**—— “我明明说要宽恕守护安全,现在却想撞上去/骂死他?我这不是伪君子吗?!” 这种“自我打脸”的感觉极其不适。 消除不适的路径:为了摆脱这种“伪善感”带来的强烈不适,大脑会**强烈倾向于: 改变行为 (我们想要的!):强行压下怒火,松开油门/刹车,松开紧握方向盘的手,选择不报复,选择宽恕(哪怕只是这次)。内心可能说服自己:“算了,不值得冒险/生气伤身/也许他真有急事?” ( **愤怒 → 宽恕 达成!**) 改变态度 (我们不想要的):* 贬低自己的承诺(“那话就是随便说说”),或者极力贬低对方(“他就是个人渣,不配被宽恕”),但这通常更难,因为安全承诺往全文

孟月娇
昨晚娃又磨蹭到很晚才写作业,眼看又要超时。按以前,我可能已经开启“狮吼功”模式了。但这次,想起学过的那个社会心理学理论——“认知失调”,决定试个新招。 我走过去,很平静(其实内心在深呼吸)地说:“看来今晚时间确实不够了。这样吧,没写完的部分,明天早起20分钟补完就行。”( 注意:这不是威胁,只是陈述一个轻微的自然结果,而且“早起”这个惩罚强度显然不足以完全抵消磨蹭带来的“快乐”)。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娃愣了一下,没有像往常挨骂时那样抵触或委屈,反而自己默默加快了速度,最后居然赶在正常时间点前写完了!还小小得意了一下。 背后的心理学: 这就是“不充分的惩罚”效应在起作用(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的研究)。简单说: 严厉惩罚: 孩子行为改变的理由很明确——“我怕被重罚”。行为与内心想法(“我不想写作业”)并不冲突,改变只是外力强迫。 轻微/不充分惩罚:这点小惩罚,不足以完全解释孩子为啥要改变行为(比如早起20分钟的痛苦,似乎比不上磨蹭的快乐)。这时,孩子内心就产生了“认知失调”——“我明明可以继续磨蹭,却选择现在写作业,为啥?”为了减少这种不舒服的“失调感,孩子会自己说服自己:“可能...作业也没那么讨厌?”或者“早点写完确实更轻松!” 行为改变的驱动力从外部(怕罚)转向了内部(自己觉得该做)! 一点感悟: 原来,有时候“罚得太轻”,反而是件好事!它像一把小钥匙,轻轻撬动了孩子内心改变的动力,让他们有机会,自己说服自己去做对的事。这比我们用“雷霆手段”逼他们就范,效果更持久,也更滋养亲子关系。 当然,这不是说完全不管。关键是: 1. 规则清晰: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该做的。 2. 后果轻微且相关: 让后果不足以成为改变行为的唯一理由(比如少看5分钟动画,承担一点小麻烦)。 3. 态度平和坚定:不生气,不羞辱,只是让小小的“不适感”去引发孩子内心的思考。 育儿路上,少点“狂风暴雨”,试试“和风细雨”般的“不充分惩罚”,也许会发现孩子内心自我调整的力量,比我们想象中更强大。 ​全文

孟月娇
“遇见职场对头怎么办?”今天读到一个心理学实验,恍然大悟。原来,若想化解对手敌意,不妨尝试向他求助一次。心理学家解释说,当一个人应允帮助别人时,内心往往需要重新调整认知——既然我肯出手相助,对方必定有其可取之处。这微妙的心理机制,正是消融坚冰的暖流。 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富兰克林效应”。当年富兰克林为化解一位政敌的敌意,特意向其借阅一本珍藏典籍。书如期而至,不久后两人竟在议会上握手言欢。富兰克林曾说:“曾经施惠于你的人,会比接受你恩惠的人更愿意继续帮助你。” 生活里不妨一试:向总与你意见相左的同事请教专业问题,请常与你针锋相对的邻居代收快递。当对方递还你借的笔,或细心保管好你的包裹时,敌意已在无形中消解几分——人们帮过忙的人,总难再横眉冷对。每一次微小援助,都在悄然重构着彼此的关系定位:当对方伸出手回应你的请求,那姿态本身已在无声宣告着敌对藩篱的松动。 因为,助人者需自证行为合理,便往往不自觉为受助者寻觅价值;而自尊之心也常使我们更愿意善待自己“投资”过善意的人。看似是你俯身求援,实则是为对方铺设了走下对立高台的阶梯。这微妙的“认知失调”,终让相助的暖流悄然融化了敌对的冰墙。 下次若遇剑拔弩张时,何不坦然伸出手:“能帮我个小忙吗?”当对方的手指触碰到你的掌心,改变的或许不仅是那件小事,更是两心之间横亘的千山万水。全文

孟月娇
第一,要识别愤怒的早期信号,比如手抖肌肉紧张、紧紧的抿嘴、胸闷、声音变高、攥紧拳头、说话夸张等,当识别到这些早期信号的时候。让自己停下来。然后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的身体紧肌肉紧张,慢慢缓和下来。让自己的头脑有机会冷静下来。这就为重新控制环境创造了机会。 第二,可以检验一下自己检验一下对方,确实是如我想的那样,试图伤害我、威胁我、不尊重不看重我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如果实在想不到。那我们也可以去问问对方是怎么想的。注意语气是询问而不是指责。 第三, 也可以用想象的方法用想象对预期的愤怒做准备。让自己通过想象,放松下来。也可以让自己通过想象演练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你的应对方式。 第四,练习陈述性表达。在开口说话的时候。要用陈述性的表达。 比如当别人骂你蠢货的时候,你有三种回应方式。 攻击的:(大喊)你居然说我是蠢货,你才是个白痴。 陈述的:(平静而且坚定的)你可能觉得我蠢,但是我们可以回过来看一看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 消极的:耷拉着脑袋,什么也不说。全文

48"
邢然菊
持证8年
咨询63
评价8
复购22%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15"
杨宝英
持证10年
咨询51
评价13
复购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230"
蒋蓉
持证10年
咨询255
评价73
复购5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34"
杜宁娟
持证13年
咨询334
评价105
复购54%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51"
李钥
持证8年
咨询14
评价3
复购42%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8"
樊迎旭
持证16年
咨询20
评价9
复购55%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21"
钱海姣
持证7年
咨询37
评价6
复购56%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28"
刘越
持证7年
咨询178
评价25
复购48%
法律咨询
个人成长
53"
朱艳秋
持证12年
咨询352
评价463
复购73%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50"
祁巍
持证11年
咨询21
评价4
复购19%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48"
邢然菊
持证8年
咨询63
评价8
复购22%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15"
杨宝英
持证10年
咨询51
评价13
复购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230"
蒋蓉
持证10年
咨询255
评价73
复购5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34"
杜宁娟
持证13年
咨询334
评价105
复购54%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51"
李钥
持证8年
咨询14
评价3
复购42%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8"
樊迎旭
持证16年
咨询20
评价9
复购55%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21"
钱海姣
持证7年
咨询37
评价6
复购56%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28"
刘越
持证7年
咨询178
评价25
复购48%
法律咨询
个人成长
53"
朱艳秋
持证12年
咨询352
评价463
复购73%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50"
祁巍
持证11年
咨询21
评价4
复购19%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