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介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应用心理学硕士
儿童团体沙盘游戏师
家庭沙盘游戏师
青少年手机成瘾干预指导师/讲师
受训经历:
2018-2020年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亲子关系与家庭研修班(2年)
2022-2023年 沈家宏系统动力式家庭培训课程(1年)
2025-至今 王建平认知行为(CBT)连续培训项目(2年在读)
2021-2022年 “手机成瘾及预防”指导师/讲师认证课程(2年)
2020-2021年 沙盘游戏C级系统认证课程(1年)
2022-2025年 先后参与多个主题的短期培训:家长会商专项培训课程,高效焦点解决取向技术,CPS 注册系统心理咨询伦理课程,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专项培训,李鸣精神分析初级课程,情绪咨询专题课程,青少年厌学问题评估与干预实务课程。
从2021年开始一直持续规律进行个人体验与督导,稳定的人格基础与专业的导师引领保证咨询的胜任力
擅长方向:
个人成长:
原生家庭,自我探索,生活意义,自尊自信等;
情绪压力管理:
担心害怕,心境低落,易怒等;
人际关系:
社恐,人际冲突,沟通技能等;
婚姻/亲密关系:
伴侣沟通,亲密关系,婚姻矛盾;
职场困惑:
职场人际,减压,职业倦怠等;
学业相关:
厌学拒学、情绪困扰,学业压力、考试压力等;
家庭教育:
家庭冲突,亲子沟通,育儿分歧等
咨询过程与方式:
个体咨询一次60分钟,最好规律性的每周一次,也可以一周几次。
短期的咨询一般建议持续10-20次,长程咨询20次以上,一般做完一整个完整的持续咨询可以不同程度缓解状态,改善关系或者对自己有更多地了解。
咨询形式可以选择语音或视频,也可以两种形式结合使用,如果您愿意的话,建议您选择视频,很多非语言信息可以在沟通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视频可以更全方位,立体的交换彼此的交流信息。
咨询风格:
真诚、理性、共情,洞察力强,情感理智并存,协助来访发掘内在资源了解自己,成长自己。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在心灵成长路途上,有我陪伴你共享美好、幻灭、孤独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