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s
潘建群
心理咨询师二级
|持证18年
浙江 | 杭州
5.0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服务人数
26
多次复购
19%
平均时长
1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2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8.0折
家庭关系改善
¥96 ¥120 /次(6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8.0折
心理咨询
¥96 ¥120 /次(60分钟)3次起通话
预约
5.0折
心理咨询
¥60 ¥12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心理咨询
¥108 ¥12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7.0折
心理咨询
¥84 ¥120 /次(60分钟)7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介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近二十年教育行业从业背景

十年以上心理咨询从业经历,个案咨询超过1000小时

个人喜欢文学,艺术和梦的分析,关注社会时事,政治,经济话题,文娱话题,常以此为契机,

擅长运用与来访者贴合的咨询技术,帮助来访者认识深层自我,找到并打开内心的“结”,在这个过程中,

伴随来访者的自我成长,逐步增强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掌控感,重新找回一个充满生命力量的世界。

注重心理咨询的专业性,严格遵守咨询伦理,保护来访者的隐私。

 

受训经历:

心理学硕士,省级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实习,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培训和督导,

师从名师学习过催眠咨询技术,沙盘咨询技术和房树人技术。

 

擅长问题:

亲密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原生家庭创伤,

亲子关系,学习和职业中关系和应对。

个人成长,情绪调节。

 

工作人群:

成年人,青少年

 

咨询风格:

专业,平和,真诚,共情,感性和理性兼具。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资质认证
心理咨询师二级
咨询师潘建群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职业发展、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累计个案时长
27.3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我在想为什么死的人不是我。我替好人死了吧。我活得没有价值。多念佛会阻止灾难吗。灾难有点多。我不想活了。我又怕死。听着那么大伤亡又很难过。别人家失去了亲人。朋友,孩子。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她们该如何去面对呀。时间无法重来。怎么才能避免灾难。希望不要再发生灾难了。
潘建群
潘建群
咨询师
2个月前
你这么善良有慈悲心的人要好好活着啊,对身边的世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也许你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的一束光呢。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1)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此时
第1次下单
沉稳 专业
25-05-05 18:18:06
动态
潘建群

潘建群
共生关系是指两种或以上的生物相互影响或相互依赖的关系。自然界常见的共生现象,比如蜂鸟和花的关系,这是一种互相都有利的共生。还有常见的比如爬藤植物对乔木的寄生,这是一种偏向一方的寄生。 人类也有无处不在的共生现象,最常见的的是母婴共生,小婴儿,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他和母亲是一种必然的共生关系,婴儿表达情绪和需求,母亲感知到,并给予回应,所谓母子连心。这是人类生命得以生存下去的能力。 当婴儿逐渐长大变为成年人,就是一个建立自我地盘,脱离早期共生关系,从物质上,生理上和心理上建立自我边界的过程。这个期间,有的母亲因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适应这种关系转变,就会出现母子关系的冲突,在青春期表现最激烈,比如母亲过度唠叨,控制欲强,强力干涉学业和婚姻选择,在互动中对孩子的诉求从而不闻。如果孩子有反抗,就会感叹以前是多么乖!或者说都是为你好!共生关系过度,就会抑制或牺牲弱势一方的自我意识而堕入共生绞杀的境况,使其心理能量被消耗,极其虚弱,无法成为一个独立健康的个体。 另一种常见的共生关系在男女朋友或夫妻中,但是当这种关系,到了心理依赖,想分分不了,而生活在一起又痛苦不堪的纠缠状态,就是一种病态的共生关系。 健康的共生关系,是彼此合作,互惠互利,内心有边界的。病态的共生关系,或者一方过度侵蚀对方空间和自由,一方虚弱不堪;或者彼此相爱相杀,互相消耗。 想起这些,是因为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深有有感触,可以叫做,树木的边界感。附图如下全文

潘建群
人格就像一棵树,人格障碍者就像盆景里的树,姿态弯曲定型,很难改变。在家庭关系中,有人格障碍的成员就像一个粗粝的磨刀石一样的存在,对其他成员的生活和情感造成持续的痛苦和消耗。 心理学中,达到人格障碍程度的类型,有十二种,比如偏执型、边缘型、自恋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其中自恋型人格障碍更加难以改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极度自恋;无法共情和理解他人;并且习惯性利用和操控他人。 典型的自恋型人格容易识别,也使得关系中的其他人最终会远离。人群中还有一种隐性自恋人格,表现得不那么典型,但是其本质和自恋型人格是一样的,更隐蔽,也更常见,造成家庭关系中的他人长期感到困惑和痛苦,难以改变处境。 隐性自恋,也称脆弱型自恋,有下面几个典型表现: 一,隐性自恋人格依然有很强的自恋,内心深信自己有超越他人的独特性和特权,他们对外界批评,忽视和失败极度敏感,容易感到被轻视和羞辱,经常过度情绪化反应。他们有一种“我很特别”的感觉,当现实的否定带来犹疑时,习惯性通过贬低他人或环境来缓解这种自恋伤害。所以隐性自恋者身边的人经常会感到被无端指责和挑剔。 隐性自恋人格者,与人相处时,情感是隔膜的,不会深度共情,虽然可能表面会显得时有体贴,但实质他们难以理解和在意他人真实感受,其关注点始终在自身需求。他们回避真诚的情感交流,避免暴露自身脆弱,伤害到自恋。 三,为了维护和供养其极度的自恋,隐性自恋人格,不直接表达需求,而是通过冷暴力,沉默或扮演受害者的方法迫使他人妥协,以此合理化对他人的苛责和索取。同时希望获得特殊对待,渴求关注和持续赞美,一旦被拒绝,就会陷入狂怒情绪。 尤其在亲密关系中,隐性自恋人格者时而热情体贴,时而冷漠疏离交替,反复无常,操控情感关系,让对方感到困惑痛苦和被pua。 隐性自恋人格就像一个人,一半是“爹味”,习惯批评,挑剔,指责他人,操控和掌管一切。另一半是巨婴,情绪化,索取物质和勒索情感,没有现实承担。全文

潘建群
明日立夏,池塘上的睡莲开了。 气温有30度左右了,说起来还只是春末夏初的时节,以前最喜欢这样的时候,树的叶子都是翠绿的,而未到那种黛绿有些凉爽,不至于燥热,风都是舒爽的。就像看小说,如果八十回章回体,看完,总觉得二三十回的时候,情节最好看,好像人生的画卷,徐徐展开,年龄既不幼,也不老。 去年忽然有一个想法,如果四季一直流连在这样的时节,那植物怎么可能会结果呢?怎么可能有后面的秋收冬藏呢? 念头一转,觉得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也是不错的。 有时,并不是全明白,但是这样的词语就在这样的时刻砸到眼前了。 想起以前囫囵吞枣看拉康的书,好像说,语词会重新建构我们的潜意识,欲望,行为和身份以及世界。现在有一些明白了。全文

潘建群
过去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从总结经验教训,为了下一次的再出发的角度来说,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夸奖和鼓励的,这是一种正向反馈,更进一步说,过往经历中,一次次小的成功,会让一个人更有动力做好未来的事。 不管大到国家,小到人际关系,还是具体的事情方面,都是如此,过去成功的经验,对未来都是宝贵的经验,让我们更有信心。 心理学会提到一个实验验证过的心理效应,叫作“习得性无助”,说得是,人对一个事情,经历无数尝试后,反复得到挫折和失败的结果,得到一种不可能成功、无能为力的感觉,然后就有点害怕,固守原地,再也不肯行动了。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种感觉,常见在原生家庭关系中适应了一种模式,甚至是糟糕的模式,当我们成年后,即便对这种模式隐隐的不满,恼火,但还是会不自觉地陷入这种无助的纠缠。比如在恋爱中,一次次的失恋,学习中,那些后进垫底的学生,和找工作时,一次次的被拒。在我们心中会不会留下无力感? 改变在哪儿? 所以,无论多大年龄,仍然觉得勇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那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可能是深陷泥淖时的一次次奋勇往外跃出的尝试,没准无数次中的某一次就成功了呢!全文

潘建群
喂猫久了,似乎有了风雨无阻的约定和牵挂。从猫的习性上有些感悟和学习。最稳定的是一只金狸花猫,每天早晚都会过来迎一程,白天出门,它看到我,也会从草丛里,或者车底下藏身之处出来和我打声招呼。喂食物时,它也不挑食,只是默默的吃,不贪吃,不恋爱,不打架,看到弱小,还会过去探察一番。感觉它很像那种安全型依恋类型。还有一只小黑猫,每次去喂食,都看到它远远的等着,看到我,就在不远处细声细气的一直叫,放下食物,它有时又不吃,以为它没看见,就凑近去放下吃的,它也不让我靠近,我走开后它又开始叫,特别像那种矛盾型依恋。 大多数的猫,是不肯走近跟前的,远远的看见,就藏起来回避了,但是第二天去看,放的食物会被吃光的,这样对它们也是安全的距离。全文

31"
贾艳宇
持证14年
咨询334
评价367
复购74%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48
评价72
复购75%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47"
徐青
持证16年
咨询123
评价45
复购54%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56"
刘春亮
持证10年
咨询10
评价4
复购10%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41"
段雅坤
持证17年
咨询247
评价66
复购76%
情绪压力
人际职场
27"
黄芳
持证8年
咨询569
评价91
复购38%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9"
郝彤
持证10年
咨询30
评价6
复购40%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54"
胡凤仙
持证9年
咨询44
评价13
复购47%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28"
刘越
持证7年
咨询147
评价24
复购42%
法律咨询
个人成长
56"
蔡善根
持证8年
咨询678
评价269
复购66%
家庭矛盾
个人成长
31"
贾艳宇
持证14年
咨询334
评价367
复购74%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48
评价72
复购75%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47"
徐青
持证16年
咨询123
评价45
复购54%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56"
刘春亮
持证10年
咨询10
评价4
复购10%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41"
段雅坤
持证17年
咨询247
评价66
复购76%
情绪压力
人际职场
27"
黄芳
持证8年
咨询569
评价91
复购38%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9"
郝彤
持证10年
咨询30
评价6
复购40%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54"
胡凤仙
持证9年
咨询44
评价13
复购47%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28"
刘越
持证7年
咨询147
评价24
复购42%
法律咨询
个人成长
56"
蔡善根
持证8年
咨询678
评价269
复购66%
家庭矛盾
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