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s
陈利辉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
|持证11年
湖北 | 武汉
5.0
家庭矛盾
职业发展
服务人数
47
多次复购
36%
平均时长
2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2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7.0折
首次体验(60分钟)
¥84 ¥12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8.5折
单次咨询(第2次及之后)
¥102 ¥12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8.0折
个人成长
¥96 ¥120 /次(6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7.5折
咨询方案(10次起)
¥90 ¥120 /次(60分钟)10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首次体验(30分钟)
¥54 ¥6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介绍】

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九年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管理经历

【受训经历】

参加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理论及实操培训课程,参加过职场减压心理知识培训

【擅长问题】

1.亲子话题:幼儿早教 亲子关系 作业辅导

2.成长话题:自我成长 原生家庭

3.情感话题:夫妻关系 家庭关系 婆媳关系

4.职场话题:职业规划 同事关系 职场压力 离职关怀

【工作人群】

父母、全职妈妈、职场新人、离职人员

【咨询风格】

情感丰富细腻、共情能力强、擅长倾听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感恩在这里相遇,我将给予你一个安全放松的空间,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而我将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真诚地帮助您走出困惑的泥潭,陪伴您找到更好的自己!

资质认证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陈利辉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家庭矛盾、 职业发展、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累计个案时长
110.6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我发现我总是不经意间手上会有些小擦皮或者小伤口,比如前几天买虾自己整来做着吃,不知什么时候右手中指上有一点划痕,碰到水或者咸的东西有点点疼,这还没长好,我洗袜子时候左手无名指又被右手挖住,有一点破皮,总是时不时出现类似情况,从心理学角度讲,我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为什么我的手经常不是这被喇了一下,那里被划了一下,大家呢这样吗?是我多心了吗
陈利辉
陈利辉
咨询师
20天前
您好,不把问题复杂化生活会更舒适一些,精神上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有时候我们越在意什么越容易发生什么,减少在意程度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减少发生的频次~如果您实在觉得有异常,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在做事更专注之后这样的事情是否会减少?全文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5)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黄粱一梦
第1次下单
老师很走心,和老师倾诉能使我感受到一种放松的感觉,放下疲惫和一切,短短30分钟,就让我受益匪浅,有所进步!
24-04-28 17:19:48
黄粱一梦
第2次下单
老师人很温柔,很治愈,讲到我 心里去了,咨询过很多老师,可还是迷茫,老师讲的一些点,对我恍然大悟,很大帮助!感谢老师,遇到你是我的福气
24-04-28 17:18:46
绮楼ャ听凨雨
第2次下单
利辉老师咨询效果很好,水平很高,专业知识很高。今年龙年,祝她顺利诞下龙宝宝。祝利辉老师阖家安康。希望未来她能帮到我更多,感谢相遇。
24-04-28 15:46:52
qwer
第1次下单
陈老师很专业,给的建议也是十分有用的,非常感谢陈老师
24-04-26 16:33:11
情说779604
第1次下单
陈利辉老师的解答非常不错,谢谢老师。有需要在找您。
24-04-19 17:06:14
3页 ,到第 确定
动态
陈利辉
人的心理复杂且多变,有时候觉得爱人一无是处,便心生抱怨:“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缺点,我当时怎么没有看到? 这也许只是一瞬间的想法,如果我们不能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这种想法,就会越来越觉得对方让自己无法忍受。就像一直盯着白纸上的黑点看,时间长了,眼中除了黑点什么都看不到,而且这些黑点还会被无限放大。究其原因,是我们自己狭隘的心灵遮挡了我们发现白纸的视线。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把爱人的好放在心中最为明显之处,告诉自己他的好才是最重要的。毕竟,黑点再多,也不能把白纸布满,除了黑点以外,还有很大的空间留给两个人去生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长久的自欺就会成为内心的真实。如果我们看到的全是缺点,那么对方的优点也会在自己眼中慢演化为缺点;如果我们怀着包容的心态去忽视对方的缺点,等到蓦然回首,才发现对方的缺点竟然活成了优点。全文

陈利辉
分享几个帮助我们管理情绪的小技巧: 1.深呼吸:焦虑紧张时,深吸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2.自我对话: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和自己对话,理性分析情绪。 3.运动起来: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还能让心情变好哦。 4.听音乐:选喜欢的音乐,放松心情。 5.写日记:把情绪写下来,有助于整理思绪。 6.与人分享:和朋友或家人聊聊,他们会给你支持。 7.走进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8.培养兴趣:做喜欢的事,转移注意力。 试试这些小技巧,让情绪管理变得更简单!全文

陈利辉
  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   2.多一些鼓励和奖赏: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另外,当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3.让磨蹭付出代价: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心孩子上学会迟到,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4.不能责备打骂: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另外,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一定不好,有时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5.让孩子觉得“快得值”: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比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6.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全文

陈利辉
生活本来平淡如水 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 放点糖它就是甜的 想调成什么味全靠自己 ᴳᴼᴼᴰ ᴹᴼᴿᴺᴵᴺᴳ 早安

陈利辉
永远不要和别人比生活, 圈子不同,追求不同, 各有活法,开心了就笑, 累了就休息 日子图的就是个安稳和踏实…… 小长假最后一天,祝安好!

陈利辉
悲观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状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认为,悲观的人对失败的看法与乐观的人有所不同,悲观者在看待失败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时间难度上,悲观的人把失败解释成永久性的;而乐观的人则倾向于认为,一次失败是暂时的,下次就会好了。 第二,从空间维度上,悲观的人把失败解释成普遍的,如果某个阶段目标失败了,就会认为自己会在所有目标中都失败;而乐观的人则不会将失败普遍化,认为某个目标没实现只是说明自己在这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与目标无关。 第三,悲观的人倾向于将失败解释为个人原因,认为只有自己要对失败完全负责。而乐观的人则认为失败虽然有个人原因,但不只是个人的原因,有时一些无法抗拒的力量和运气也影响着成败。赛利格曼的理论向我们提示,只要改变对失败的看法,就会使他们有信心去重新面对现实,树立学习、生活的目标。全文

60"
蒋蓉
持证9年
咨询176
评价40
复购42%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76"
魏孝琴
持证8年
咨询174
评价30
复购50%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7"
尤四海
持证6年
咨询366
评价93
复购54%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44"
朱利琼
持证9年
咨询30
评价2
复购33%
情绪压力
人际职场
15"
郭佳丽
持证9年
咨询29
评价3
复购27%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66"
张彬彬
持证11年
咨询125
评价146
复购72%
个人成长
情绪压力
35"
王欣梅
持证17年
咨询214
评价72
复购51%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1"
冯继舟
持证7年
咨询318
评价158
复购66%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58"
尹丽梅
持证10年
咨询103
评价35
复购54%
情绪压力
人际职场
54"
金会芝
持证6年
咨询88
评价30
复购52%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