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心理学也十年了,也做过一些咨询,但是最近很没有自信,想放弃了…
原因是一开始在朋友介绍的一个来访,和熟人来访身上做了几次咨询,效果还不错…
而且我自己体验咨询的六个咨询师,我都觉得不能做到共情,当然我也不太会表达这一块的需求,可能没有好好跟咨询师沟通这一块…
对比下来,我觉得我起码是跟着来访的思路,情绪和需求在走的…会对自己的共情和咨询有些自信了。
后来在minzhengju值班,遇到几对lihun的夫妻,在辅导的时候他们觉得我辅导的不错,后来找我咨询,有两位和好了,还有一对彼此想清楚了自己的需求离了。
他们都很信任我的,结果也都还不错,所以我对自己有信心。
但是同时也是有担心的,因为我培训完三级、中级、婚姻、少儿课程之后直接上手咨询的,并没有正常意义上的督导,一个是觉得的贵,一个是觉得好像我遇到的问题都能解决。但是一直有觉得自己咨询的方法是不是不够专业,不够细化。
我一般是通过交谈,一边共情理解来访、一边分析来访的核心问题,比如发现是焦虑,焦虑背后的本质就是恐惧和担忧,然后就是解决问题,比如带他做冥想啊,带孩子做沙盘啊,目的是让他放松下来,自然就恐惧和担忧就减少了,焦虑就慢慢好起来了。
基本思路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婚姻问题沟通下来,发现核心是夫妻的沟通问题,就教他们如何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同时不伤害别人。
而且我不以这个为赚钱手段,所以平时也会回他们的微信,觉得自己是做好事,帮助人。但是,我知道这样好像又违反了咨询的设置。
但是,我自己做咨询体验的时候,恰恰是第六位咨询师这么做了,我就有了她确实是想帮助我的想法,因为咨询室的咨询帮助可能只是为了钱,咨询室外就是私人确实想帮助我,我从这里才开始跟咨询师有链接。
后来我觉得自己没有细学流派,没有很专业的机构合作过,就报了CBT的课程,开始跟一个机构合作。
但是越合作,咨询了六七个来访,前面三个比较紧张,反馈不是很好,有的直接说不好,我就很有挫败感。后面四个反馈都不错,但是也没有成功买套餐,当然这是机构的模式和要求,买了套餐,后面连续咨询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他们没有买套餐,也没有再找我咨询,我就更有挫败感了。面试的时候,跟人说,我之前的咨询效果都很不错,这也是实话,但是咨询量并不多。而且可能不是熟人、熟人推荐、就是minzhengju的平台遇到的。
(字数限制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