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s
金素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持证7年
河南 | 平顶山
5.0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服务人数
19
多次复购
50%
平均时长
0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3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8.0折
首次优惠价
¥144 ¥18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催眠处理创伤
¥162 ¥180 /次(60分钟)3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人际关系冲突
¥162 ¥180 /次(60分钟)3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亲密关系经营
¥162 ¥180 /次(60分钟)3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催眠体验
¥162 ¥180 /次(9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亲子关系修复
¥162 ¥180 /次(60分钟)3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介绍】

我叫金素红,来自河南平顶山市郏县,是一名中学老师。平时喜欢唱歌、读书、学习心理学。性格温柔大方,真诚善良。虽已年过50,但感觉青春洋溢,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对未来充满憧憬,永远爱自己,相信自己。

【受训经历】

2017年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2018年参加郑州四感专家岳晓亮的《超级父母训练营》,线下9天,线上100天的陪伴,让自己收获颇丰。后又复训5次。

2020年成为中原焦点团队成员,初级班、中级班、讲师班都有上过复训。

2020年参加沈健教授正向整合催眠,已复训5次,并接受沈健教授的督导。

2021年成为“爱自然生命力”体系成员,不断参加复训。

2022年取得中级社工师证书。

2023年跟着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导师婚恋专家柯建希学习婚恋课程。

【擅长问题】

青少年情绪处理,学业压力,学习动力提出,考试心态调整等。

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处理等。

【工作人群】

青少年,家长,婚恋中有困惑的人

【咨询风格】

温暖,稳重,接纳,真诚。

以尊重的态度接纳来访者遇到的所有问题,以欣赏的目光看到来访者身上的闪光点,以真诚的赞美肯定来访者做到的地方。永远相信来访者本自具足,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亲爱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们的一切经历都是财富,每一段经历都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尽管有些礼物外包装看起来很丑陋。我欣赏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我让自己越来越好,我允许你暂时看我不够好,不过我想告诉你,我会越来越好!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金素红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婚恋情感
累计个案时长
29.6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不能老看,老刷河北孟村女生的视频。会产生负面情绪。会老想这个事情。我应该怎么做。一打开都是这个视频。走路也想这个事,睡觉也想这个事。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悲剧了。我应该怎么做,应该转移注意力吗。
金素红
金素红
咨询师
6小时前
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关注什么就会强化什么。 1.暂不看视频 2.多看看正能量视频。 除草的好方法就是种上庄稼。地里的草永远除不完,但让它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就不会太影响我们了!全文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3)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非对称
第1次下单
不知道写啥评价。总之也写一个吧。
25-01-07 18:54:09
小邵
第4次下单
很好
24-11-30 09:27:03
日升
第2次下单
老师挺好,做催眠做的可以
24-10-22 13:24:14
动态
金素红
“老师,我现在也在练习课题分离,但我发现,我越来越不会关心人了。比如我老公最近状态不好,我虽然知道那是他的课题,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关心,又怕一关心就陷进去了,好像我只能选择不理他。”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共鸣。我们常常一边想练习边界感,一边又担心自己变得冷漠无情。 课题分离,是通向幸福的工具,但它不是推开关系的墙,而是一扇有门的界限。” 很多人理解课题分离,会走进一些误区。比如说:“你不高兴,那是你自己的事,我不想听。”“你让我帮忙,对不起,这不是我的事。”“你爸妈怎么了?那是你们家的事,不关我事。”听起来像是很“清醒”,但其实那更像一种情感隔离——为了不卷入对方的情绪,我们干脆一刀切。 但真正成熟的课题分离,其实是“我愿意理解你,但我不替你承担。” 比如你老公下班回来抱怨老板,你可以陪他听一听,点点头,说:“听起来你今天挺憋屈的。”但你不需要替他愤怒,不需要马上跳起来帮他出主意,也不用因为他情绪低落就开始怀疑你们的关系是不是出了问题。 再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你可以陪他难过,但不用因为他难过就帮他改作业、写检讨、联系老师。因为考试是他的事,你可以关心他的情绪,但不需要接手他的责任。 “课题分离不是不管别人,而是带着尊重地看清:谁该负责什么。”当你分清了责任,你会发现自己不再那么容易累;当你保留了温度,你也会发现,关系不会因为界限而变冷,反而变得更轻松。 这就是“靠近但不越界”的能力。 “真正的课题分离,不是抽离关系,而是带着理解把责任还给彼此。” 送给那个想要更好相处,也想好好照顾自己的你。全文

金素红
你知道吗?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容易愤怒,其实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多么严重,而是因为它打破了我们心里早已设定好的一套“应该”的规则。 一位来访者曾经跟我们说,她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就爆发,比如丈夫下班回家没有第一时间打招呼,比如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 她说:“我知道我不该发这么大的火,但我真的忍不了。” 我们一起梳理后发现,她心里有一套很清晰的“应该”模板——丈夫下班回家应该先抱抱她,孩子写作业就应该专心高效。 而一旦现实没有照着这个剧本走,她的情绪就像开关一样,被瞬间点燃。 心理学上,我们称这种机制为“僵化的内在规范”。它像一套自动运行的脚本,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反应。当别人没有符合我们脑中的标准,我们就很容易觉得失控、被冒犯、甚至伤心。 这些“应该”的声音往往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内化了。比如:你应该乖、应该优秀、应该体贴。 小时候我们靠这些“应该”来赢得爱和认可。时间久了,这些外在的要求就变成了我们内在的一部分,也就是心理学中说的“超我”。它不断告诉我们——不准犯错,不准松懈,不准失败。如果成长过程中,这些要求缺乏温度,甚至是冷漠和苛刻的,那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用同样严苛的方式要求自己,也要求身边人。 这种僵硬的“应该”不但让我们活得紧绷,也让我们的关系处处受限。而打破这种困局的第一步,是意识到:原来我不是无缘无故生气,我是有一套内在的剧本在运作。 当你能停下来,觉察这些“应该”是怎么来的,是不是还适合现在的你,你就会慢慢找回情绪的主动权。 下一步,我们可以试着用“我希望”或“我愿意”来替代“我应该”。 比如,“我应该控制好情绪”,可以换成“我希望学会更好地照顾我的情绪”。你会发现,语言变柔软了,心也跟着松动了。所以,今天我们一起练习一件小事:当你下次想说“我应该……”,请停一秒,换成“我希望……”。这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对自己多一点理解与接纳。 把今天的这句话送给你,也欢迎你在群中打出来,作为一个小小的提醒:“我愿意放下过度的‘应该’,学会更温柔地对待自己。”全文

金素红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你带着满腹委屈找朋友倾诉,但你话还没说完,朋友已经开始分析问题、给出建议、规划解决方案。而你心里真正渴望的,其实是一个拥抱,一句“我懂你很难过”。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很普遍的关系反应。 当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帮你解决问题”上时,他们往往就听不到你真正的情绪,也无法与你共处在那个需要被理解的瞬间。 在心理学中,这样的互动其实隐藏着两个常见的现象。第一个叫自尊的受损。你为某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挣扎,他只听了两分钟就迫不及待地“指点迷津”,无论他出发点多好,你都可能在心里升起一种被轻视的感觉:你是不是觉得我很笨,这么简单的事我自己就想不到? 第二个是责任的错位。当我们一开口就给建议,其实也在潜意识中接过了对方的难题。这时候,倾诉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把责任全权交出去,期待你提供一个完美方案。但如果你的建议没那么理想,他们很容易反过来责怪你:“你不是说这样做会更好吗?” 很多时候,问题不是没有答案,而是对方还没准备好听见答案。他们首先需要的,是被看见、被理解,而不是被指导。 那我们为什么总是急着给出解决方案呢?常常不是因为我们多聪明,而是因为我们不太知道怎么与情绪共处。 有的人,是因为承接不了对方的痛苦。对方越难过,我们越焦虑,急切地想“赶紧帮他好起来”,其实也是为了减轻自己的不适。 有的人,把“解决问题”当作自己的价值来源。不帮上忙就焦虑,觉得自己没用,甚至等同于“我对你没有意义”。 还有人,则是只学会了行动替代情感,用帮助代替陪伴,用建议代替倾听——因为他们也从来没有真正被情绪好好接住过。 但真正的亲密,不是出主意的能力,而是你愿不愿意坐在那儿,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不着急把对方从痛苦中拉出来。 真正的陪伴,是当你出现,我就不那么孤单。 今天,我们一起来打下一句话,作为彼此的温柔提醒:“我愿意陪你,但我不急着替你解决。”全文

金素红
你有没有被拉进过一种“莫名的情绪漩涡”? 明明是对方有错,却让你开始怀疑自己;明明你做得没错,却总被对方说“不够在意他”。 我们要识破那些看似温柔,实则的相处方式,也教你如何立好内心的界限。 金句分享:“你可以投射你的,但我不一定要认同你。” @所有人,欢迎留言,给你更多的惊喜!全文

金素红
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叫“酒与污水效应”。 它的意思是:只需要一滴污水,就能毁掉整杯美酒; 但再多的美酒,也很难净化那滴污水 放在人际关系里,就是说— 再多美好的相处, 也可能被一次负面体验破坏, 而一个消耗你的人, 也可能把你整天的好状态都带走。 在亲密关系里,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比如,一位妈妈每天都在努力带孩子、做饭、工作, 晚上想着要好好和先生聊聊天,可对方的一句“你白天都干嘛去了?这么累?” 就像滴进心里的污水,让整天的付出都被否定。 她原本是想靠近,却因为这一句话,变得更想逃离 又比如一位丈夫,每天回家都想和伴侣有一个温暖的交流, 但妻子常常一开口就抱怨,让他感觉自己仿佛永远做得不够好。 久而久之,他不再主动沟通,也不再期待家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 这就是“酒与污水效应”。 我们对负面经验的感受常常更深、更久, 而情绪上的污染,也往往比我们想象中更有力量。 心理学研究发现, 一个人的消极情绪往往比积极情绪更容易引发记忆和行为反应,也更容易在关系中留下痕迹。 所以,我们才要学会有意识地守护自己的情绪边界。 真正的成长,是从学会拒绝情绪垃圾开始的。 不再一味忍耐,不再勉强自己和让你心累的人保持亲近。 不和总让你质疑自己的声音纠缠 也不让别人的否定决定你一天的心情。 那些不断让你“掉电”的关系,是可以选择远离的。 你不是非得原谅,也不是必须理解 你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的能量,把温柔留给值得的人。 与此同时,也别忘了让自己成为“那杯美酒”。 对身边的人说一句鼓励. 对孩子说一声肯定对伴侣多一些信任。 这些情绪上的滋养,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是生活里真正的光。 送给自己这句话: “我选择靠近让我发光的人,也努力成为那个温暖的存在。” 今天起,把力量握在自己手里,不纠缠,不迁就,温柔坚定地往前走。全文

金素红
我们每天在心里说的话, 就是在不断塑造我们的生活状态。 很多人会在压力大、事情没做好时脱口而出: “我真是没用”“这太难了吧”“我肯定搞不定”。 这些情绪发泄的话,其实也在一点点说服自己 -放弃努力。 小心你的语言,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动; 行为足够多,就变成了你的人生,也就是你的命运。 你说的每一句话,不仅在表达情绪,也在反过来强化大脑的认知路径。 你越说自己不行,越容易看到失败的证据,行动自然也会越来越退缩。 我们成长社群里一位同学分享她的育儿经验。 她说孩子写作业慢、容易出错, 她过去总是忍不住说:“你怎么老是这样?”“你就不能认真点?” 直到有一天她换了一种说法: “这道题有点难,但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你写字比昨天清楚多了,继续加油”。 她惊讶地发现,孩子不但没有抵触情绪,反而更愿意配合、也更有信心。 这就是“积极语言”真正的力量 它不是强行乐观,而是把关注点从“哪里错”转向“我们可以怎么做” 在亲密关系中也是一样。 很多人习惯在争执时说:“你总是不理解我”“你根本没在听”? 但如果换句话说:“我有点难过,因为我很希望被 你看见”“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你会发现,表达的能量变了,对方的回应也会柔和很多。 我们的大脑,其实并不太会分辨“现实”和“语言”, 它只会不断去验证你说的那些话。 如果你总说“我做不到”,它就会帮你找到做不到的理由; 但如果你愿意说“这事有挑战,但我会试试看”,你的大脑就会开始寻找支持你的资源和方法。 所以啊,越早建立自己的积极语言体系,就越能在关键时刻拉你一把。 因为它们慢慢构建了一个更稳、更有力量的你。 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先改掉一句习惯性的消极表达, 然后试着说出一句鼓励自己的话。 每天对自己说:我正在练习,用积极的语言对待我自己全文

11"
石广朋
持证9年
咨询98
评价21
复购32%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39"
陈芹
持证7年
咨询138
评价17
复购46%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17"
李律
持证1年
咨询120
评价17
复购58%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58"
梁春霞
持证9年
咨询393
评价60
复购53%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66
评价78
复购75%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51"
李钥
持证8年
咨询14
评价3
复购42%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2"
杨彩霞
持证9年
咨询8
评价0
复购37%
职业发展
情绪压力
29"
赵磊
持证0年
咨询29
评价8
复购37%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9"
张庆
持证7年
咨询42
评价10
复购33%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57"
王胜
持证7年
咨询757
评价123
复购4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11"
石广朋
持证9年
咨询98
评价21
复购32%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39"
陈芹
持证7年
咨询138
评价17
复购46%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17"
李律
持证1年
咨询120
评价17
复购58%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58"
梁春霞
持证9年
咨询393
评价60
复购53%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66
评价78
复购75%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51"
李钥
持证8年
咨询14
评价3
复购42%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2"
杨彩霞
持证9年
咨询8
评价0
复购37%
职业发展
情绪压力
29"
赵磊
持证0年
咨询29
评价8
复购37%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9"
张庆
持证7年
咨询42
评价10
复购33%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57"
王胜
持证7年
咨询757
评价123
复购4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